在編輯Word文件時,開起麥克風….出現儲存語音文件空間不足?
在Word 2003中,包含一個語音輸入的功能,預設會儲存該資料;解決以上問題,請點選工具\選項\儲存,取消「儲存包含語音資料」的勾選即可,參考畫面待續。
在Word 2003中,包含一個語音輸入的功能,預設會儲存該資料;解決以上問題,請點選工具\選項\儲存,取消「儲存包含語音資料」的勾選即可,參考畫面待續。
Gmail提供很好的多帳號的集中管理,切換至Gmail設定/帳號,在「從其他帳戶取得郵件」可以新增其他POP3帳號,關於收信的郵件伺服器、帳號、密碼;上方的「以這個地址寄送郵件」,表示可以以一個預設郵件帳戶來寄發所有收到的郵件,不論它是由哪一個帳戶收到的。
另外可以設定是否要保留擷取的郵件在伺服器中。
在編輯網誌時,文章的換行與換段落,操作方式與Word編輯相同,Enter鍵是換段落,Shift+ Enter鍵是換行。
至於行距與段落距的大小與你選擇的佈景有關,它們受佈景樣式的CSS控管,一般不會去編輯它們,部落格的重點在於內容,與網頁定位是不同的。
換行的HTML語法是 <br>
換段落的HTML語法是 <p>
可以編輯Blog的工具蠻多的,不妨參考以下的工具
Wordpress :
http://wordpress.org/
Blogger for Word:
http://buzz.blogger.com/bloggerforword.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Atom%E6%A8%99%E6%BA%96&variant=zh-tw
Atom 是一種基於XML的文檔格式以及基於HTTP的協議,它被站點和客戶工具等用來聚合網路內容,包括網誌和新聞標題等。它借鑒了各種版本RSS的使用經驗。一些批評者說它只不過是另一個內容聚合領域的搗蛋鬼。
Atom被許多的聚合工具廣泛使用在發布和使用上。值得一提的是, Blogger和Gmail這兩個由Google提供的服務正在使用Atom。
Atom已是IETF的「建議標準」,相關的資料可在RFC 4287找到。
作為RSS的替代品,Atom計劃製作了一個建基於HTTP的協定Atom Publishing Protocol(APP)以取代現有的發布方式(如Blogger API和LiveJournal XML-RPC Client/Server Protocol)。Atom曾命名為「Echo」。 最新的Atom資料格式和協定可以在工作小組的主頁取得。
Atom相對RSS 2.0的優勢
當初發展Atom的動機在於廣泛應用RSS 2.0時所遇到的問題。為了降低開發支持Web聚合應用的難度,下面列出Atom 1.0所克服的RSS 2.0幾個主要問題(源自 [1]):
資料來源 Wikipedia
同學說得對,要「借用」別人的文章,由其是網誌時,應該使用「引用」的機制,讓網誌作者知道有哪些人使用該文章,表示一種尊重,對於一些以撰寫網誌的寫手部落客而言,直接會影響排名,不要剽竊別人的智慧財產權,是應該每個網民要遵守的,當然作者對於文章內容,可以加上創用CC對於別人使用文章的方式,作一個宣告,也是不錯的作法。
該功能是提供部落格所有者,在瀏覽網誌時,可點選該圖示進行編輯,其他人是看不到的,不用擔心;如果部落格所有者不要看到該圖示,需在資訊主頁/基本設定,將在您的網誌上顯示[快速編輯],設定為否即可,記得要儲存設定。
所提「在登入google的時候, 如何將跳出的提示密碼或帳號隱藏起來」,應該是指IE瀏覽器的表單記錄功能,要刪除它,請點選工具\網際網路選項\內容索引標籤,自動完成有清除密碼、表單的設定,以下是IE 7.0的畫面,請參考。
跑馬燈的HTML語法是「<marquee>…..</marquee>」中間輸入文字即可,在Windows Live Writer切換至HTML編碼,輸入HTML語法即可,如下圖所示,跑馬燈效果請見部落格。
今天上課陸續回答問題,今天上課陸續回答問題,今天上課陸續回答問題
微軟公司自認為已找到戰勝Google搜尋引擎的方式:更深入了解民眾到底想搜尋什麼、網頁上究竟有什麼資訊。
具體來說,微軟認為,檢視使用者查詢的完整過程,即可產生更有用的結果。目前微軟的搜尋系統只記錄上一次的搜尋史,但微軟搜尋、入口網站及廣告平台事業群資深副總裁Satya Nadella指出,通常使用者用搜尋引擎作廣泛的主題式搜尋。
Nadella在聖荷西舉行的搜尋引擎策略會議(Search Engine Strategies)上致詞時表示:「我相信,了解使用者的用意--也就是分析搜尋查詢、歸納出搜尋模式、然後再用它來形塑搜尋經驗--對我們而言是最重要的領域之一。」
許多搜尋會迅速被帶領到特定的網站,但微軟放眼更深入的搜尋運作。他指出,微軟搜尋網站上,有一半的查詢不只是單一動作,而是長達30分鐘的網站搜索與查閱過程中的一個步驟。他認為,微軟應該能在這半小時當中的某個時間點,提供為使用者謹慎量身訂製的查詢結果,而不只是「一體適用」的結果。
深入分析搜尋行為,據信能產生目標更鎖定、甚至費用更高的廣告。當然,這種方式想必會令隱私保護人士不安。相較於根據整個上網行為而產生的搜尋廣告,以鍵入搜尋引擎的幾個關鍵字作基礎的搜尋廣告較不具干擾性。根據以往行為鎖定目標(Behavioral targeting)式的廣告,正受到與日俱增的關切。
微軟的搜尋引擎市占率遙遙落後市場龍頭Google和排名第二的雅虎。但Nadella放眼長久的未來,他說:「如果我們不斷地在重要技術方面推陳出新,就有機會提高流量與市占率。我們已有長足的位址步,但仍有漫長的路要走。」
Nadella指出,微軟目前在搜尋查詢方面的占有率不到10%,令人不滿意。
微軟高層顯然熱切希望搜尋事業拿出更好的績效,從微軟大費周章設法收購雅虎的搜尋部門,以及微軟搜尋新創公司Powerset的舉動,即可見一斑。Powerset的技術是用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來增進對網頁內容與搜尋查詢的認識。
微軟的搜尋技術如今大量納入Powerset產生的數據。目前,這家新創公司的技術只涵蓋索引、搜尋Wikipedia,但未來可用來增強微軟的搜尋結果。
Nadella說:「我們會把它與Wikipedia文章整合起來。」
他並指出,採用Powerset的技術,可更深入地了解民眾的搜尋查詢以及微軟搜尋引擎納入索引的網頁。Nadella說:「我們認為,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會是進一步、大規模改善 關聯性的重要方法。」
微軟改變「一體適用」搜尋的另一種方式,是讓搜尋不再透過一般常見的綜合式介面(generic interface)來進行。目前搜尋分成旅遊、健康、圖片、影片等次項目,但Nadella指出:「這些領域,我們都有特定的、量身打造的介面。」
微軟也力圖攻革搜尋背後的商業模式,微軟「Live Cashback」計畫即為一例。這項計畫把搜尋廣告客戶付給微軟的費用轉化為獎金回饋,讓透過該搜尋機制購買產品的使用者享有折價優惠。
另一項改變是搜尋業整體的趨勢:採用更複雜的付款機制。
目前,廣告主支付線上廣告費,是依照所謂的「按每次點擊付費」(cost per click;CPC)的模式。但Nadella預期,未來線上廣告付費模式將日益轉向「按每次行動付費」(cost per action;CPA)的模式。CPA需要搜尋者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登記註冊某種服務,或下單購買產品等,廣告主才會付費。(唐慧文/譯)
大家好:
本週主題包含即時通訊的應用:MSN與Skype,Skype應該是大家比較陌生的,所以邀請大家在8/29第三次面授前,進行2次Skype網路電話線上討論的體驗,時間暫訂如下:
8/20 晚上 7:00-7:30
9/2 晚上 7:00-7:30
請大家在部落格回覆是否參加,或是有其他意見呢!,我的Skype帳號為 ask2bigrich
耳機麥克風裝置測試成功後後,接著讓我們來下載、安裝PChome-Skype。
1.首先開啟IE瀏覽器,在網址列輸入HTTP://WWW.PCHOME.COM.TW/,進入到Pchome首頁,點選左側Skype超連結。
2.切換至Pchome&skype首頁,再點選「免費下載Skype」的圖示,會瀏覽至PChome-Skype下載網頁。
1.瀏覽至PChome-Skype下載網頁,點選「立即下載Skype 3.6」圖示。
2.顯示「檔案下載」對話框,再點選「儲存」按鈕,選擇儲存的位置在桌面上。
3.下載完畢後,切換至桌面後,可以看到「PChome-SkypeSetup.exe」的安裝程式。
1.在桌面上的「PChome-SkypeSetup.exe」程式按滑鼠右鍵,出現「開啟檔案-安全性警告」對話框,再點選「執行」按鈕。
2.顯示「PChome-Skype安裝程式」視窗,預設的選擇語言為「繁體中文」,然後勾選「是的,我已閱讀並接受Skype使用條款與Skype隱私聲明」,接著按下「安裝」按鈕。
3.完成安裝後,如下列的畫面按下「啟動Skype」按鈕。
4.接著在「PChome-Skype建立新帳號」視窗,輸入您的全名,選擇Skype帳號、密碼、請再輸入一次密碼的文字方塊,並勾選「是的,我已閱讀並接受Skype用戶條款、Skype服務條款以及Skype隱私聲明」,按下「下一步」按鈕。
5.接著再輸入電子郵件信箱,以及國家/地區、程式的設定,國家/地區及程式的設定會作為Skypeout計算費率;然後勾選所有的核取方塊,接著按下「登入」按鈕。
6.開始登入PChome-Skype。
7.接著會再出現「PChome-Skype初次使用」視窗,可點選「開始」按鈕,檢視PChome-Skype的介紹,如果要略過這個部分,可直接點選視窗的關閉按鈕。
8.介紹可以利用Skype通話測試來檢查您的音效設定,接著按下「下一步」按鈕。
9.介紹可以將您的朋友加入聯絡人名單,接著按下「下一步」按鈕。
10.介紹可以打電話給您的朋友,接著按下「下一步」按鈕。
11. 介紹可以用Skype撥打傳統與行動電話,接著按下「下一步」按鈕。
12.檢視完介紹,最後點選「完成」,開始體驗Skype的威力吧!
Skype是一款免費程式,它使用最新的P2P技術,讓您享受在全球範圍內實現高品質免費語音通訊服務,您可以連線至其他使用Skype好友,來進行語音聊天或互發訊息,那英文Skype是如何發音呢?Skype 與ripe和type的後尾發音是相同的。
Skype對Skype的通話,不論另一台電腦究竟在世界哪個地方,都是免費的,若您是要撥打到世界各地的國際電話、市話、或是手機,則需依SkypeOut費率付費,SkypeOut費率依撥打SkypeOut電話,除依通話時間及目的地費率以分計費外,每通尚需收取話務接取費1.6元台幣( 0.039歐元),以下列出大陸、台灣地區的SkypeOut費率。
目前有專門為Skype設計的電話機,操作方式與一般電話相同,價位約在NT1500-6500,而本課程選擇比較普及,而且價格便宜的電腦耳機麥克風來作為Skype通話的裝置,價位約在百元至數百元間。
l 戴上頭戴式電腦耳機後,就可以很輕鬆的與朋友聊天。
當電腦耳機安裝完畢後,可以使用Windows XP附屬應用程式的「錄音機」,作為電腦耳機裝置的測試,包含:麥克風錄音,以及使用耳機聽取錄製的聲音。
iGoogle小工具的類型很多,而且不斷在增加,至於如何找到適當,而且是自己所要的,依據個人適用的經驗,不外乎多找、多逛、多試,在新增前可以先看看別人對它的評語,新增iGoogle小工具後,如果不要該工具,只要點選區塊右上方的「叉叉」即可移除。
而搜尋的技巧,與一般搜尋資料的原則相同,可以用中文或英文的關鍵字去搜尋,不然由分類的頁面去瀏覽一下,亦是不錯的方式,不妨試試。
面授實體課程忘了示範這個功能,不過在先前部落格網誌,已提到可以直接複製別人網頁內容外,就是在透過編輯HTML語法來加入。
1.在Writer畫面點選檢視/HTML編碼
2.下列畫面就是HTML編碼,「<img style=…..」是圖片的語法,要在圖片上方插圖水平線,則在前方新增「<hr>」。
3.可以再加入寬度的屬性,設定顯示為視窗的80%,「<hr width=80%>」。
4.完成結果如下圖所示。
如果熟悉HTML語法,可以再設定高度、顏色、對齊等屬性。
在安裝Google工具列前,應先確認下載的版本,以下是建議步驟:
1.先移除Google工具列,至控制台/新增移除程式
2.重新搜尋Google Toolbar ,記的只搜尋繁體中文,重新下載安裝即可。
3.順便一提的,Google工具列也提不同瀏覽器的版本,IE及FireFox
同步ITTrain討論區
轉貼自http://cpc101.blogspot.com/2008/08/fwd-itschool-1600-google.html
Introduction of Google services … all you want for free!!
The portal to manage all Google products
To customize homepage & To edit layout or tools
To apply for the single identity of all Google products
To keep track of certain web updates by RSS
To apply for the OpenID URL As the single identity of supporting webs on Internet.
All trade marks belong to Google ™.
Step-by-step SOP for beginners:
1. Go to Gmail.com & To apply for a new account As the single identity.
→ Email address: GoogleID@Gmail.com
2. Go to Blogger.com & To acquire a new web URL.
→ web URL: BlogName.BlogSpot.com
3. Go to iGoogle.com & To edit layout or tools.
4. Go to Google.com/reader & 新增訂閱項目 Add RSS.
→ # open the URL supporting RSS
# Right click on the link(訂閱: Atom) / choose (複製捷徑 Shortcut)
# Go to Google.com/reader /click on (新增訂閱項目 Add RSS) /貼上 Paste /click on (新增 Add)
5. Go to the portal from Google ™ : Google.com/accounts/ManageAccount .
6. even more…
上課主題:
目前班及部落格與個人部落的狀況(進行投票)
關於作業實作題第一題,格人部落格版面
Q1:部落格中自我介紹文章內容要修改時,要進去哪裡編輯?
Q2:如何在blogger上訂閱, 然後在gmail可以上知道blogger有新的文章, 就像yahoo一樣?
Q3:如何切至主控台, 找不到主控台?
Q4:是否要有flicker帳號才可以放圖片在blogger上面?
Q5:請問文章之間的分隔線,是如何辦到的,是直接在HTML畫面上,插入該圖案嗎?
Q6:Google提供個人信箱、網誌等多項服務,可予以整合一起管理,那麼Yahoo、Yam是否一樣有此功能?
Q7:好幾個網站都無法以右鍵點開RSS抓連結,但按左鍵又會出網頁不存在的畫面?
Q8:Google提供個人信箱、網誌等多項服務,可予以整合一起管理,那麼Yahoo、Yam是否一樣有此功能?
Q9:Blogger如何改成三欄?
Q10:部落格末尾都有 訂閱: 文章 (Atom) 然後連到default,是什麼功能呢?
解答請參見班及部落格,以及老師示範
內容請參考線上課程,以及老師重點說明
參與討論發言者:張大明、潘助教、楊正祥、賴素儀、林美珠、熊金臺、周秀敏、曹賢崇、黃佩莉、吳培琦、沈素美...
=================================================
12: >張大明 (askme) : 午安! (12:27:26)
13: >張大明 (askme) : 本班混成課程,有一些訊息會POST至班級部落格 (12:28:04)
14: >張大明 (askme) : 第一次面授的同學因故缺席,可以至下列網址 (12:28:41)
15: >張大明 (askme) : http://web20blending.blogspot.com/ (12:29:16)
*** 楊正祥 (Fxxxxxxxx9) ENTER(2008-08-08 12:29:19) ***18: >楊正祥 (Fxxxxxxxx9) : 下載Microsoft的Windows Live Writer來編輯網誌, 是很好的方式, (12:29:53)
*** 潘助教 (pan.liyun) ENTER(2008-08-08 12:31:54) ****** 賴素儀(sylai551021) LEAVE(2008-08-08 12:33:11) ***
*** 賴素儀 (sylai551021) ENTER(2008-08-08 12:33:11) ***33: >張大明 (askme) : 本班課程主題規劃如下.. (12:34:12)
*** 林美珠 (Hxxxxxxxx4) ENTER(2008-08-08 12:37:16) ***44: >張大明 (askme) : 訂閱部落格需要RSS (12:37:35)
*** 林美珠 (Hxxxxxxxx4) ENTER(2008-08-08 12:37:50) ***50: >張大明 (askme) : 上次面授有介紹 (12:38:02)
*** 吳培琦 (wu61) ENTER(2008-08-08 12:39:29) ***56: >賴素儀 (sylai551021) : 如何切至主控台 找不到主控台 請原諒新手上路問題很多 (12:39:30)
*** 熊金臺 (Axxxxxxxx4) ENTER(2008-08-08 12:39:52) ***60: >張大明 (askme) : 可以再POST一次嗎? (12:40:07)
*** 曹賢崇 (4109) ENTER(2008-08-08 12:42:46) ***68: >張大明 (askme) : 美珠,再POST一次 (12:43:07)
*** 周秀敏 (aa1966) ENTER(2008-08-08 12:43:20) ***71: >曹賢崇 (4109) : 老師、同學大家午安!首先感謝老師在討論區給予問題的回答。不好意思,來晚了 (12:43:33)
*** 吳培琦 (wu61) ENTER(2008-08-08 12:48:31) ***91: >張大明 (askme) : 因為輸入的文字區塊(控制項)限制 (12:48:45)
*** 沈素美 (Sxxxxxxxx0) ENTER(2008-08-08 12:49:42) ***95: >楊正祥 (Fxxxxxxxx9) : 可否改進 (12:49:45)
*** 黃佩莉 (ab8195) ENTER(2008-08-08 12:50:02) ***99: >張大明 (askme) : 明確一點,以哪篇文章為例 (12:50:33)
*** 黃佩莉 (ab8195) ENTER(2008-08-08 12:59:08) ***121: >張大明 (askme) : 金臺,目前Yahoo,Yam好像沒有具體的作法,未來...? (12:59:27)
*** 黃千惠 (Exxxxxxxx8) ENTER(2008-08-08 13:04:28) ***133: >楊正祥 (Fxxxxxxxx9) : TO 曹賢崇: 可否請老師錄影, 做成DVD (13:04:31)
*** 林育慈 (Lxxxxxxxx4) ENTER(2008-08-08 13:12:14) ***152: >沈素美 (Sxxxxxxxx0) : 老實說,沒聽過wiki耶 (13:12:50)
*** 林美珠 (Hxxxxxxxx4) ENTER(2008-08-08 13:27:45) ***188: >楊正祥 (Fxxxxxxxx9) : 請問blogger的版面可否改成三欄 (13:27:48)
大家好:
8/8父親節當天的線上討論來了約10位同學,討論主題一開始圍繞在部落格,後面的20分鐘,我們有聊了一下維基百科,不知是否你/妳是否錯過了呢? 沒關係,混成學習方式就是很彈性的,而且本課程除了運用ITSCHOOL線上學習與ITTRAIN線上討論的資源外,因應大家學習上的需要,建立班級部落格「Blending vs. Blog」,很多同學也有建立自己的部落格,分享教學與學習的紀錄,以下整理第一次線上討論的主題,陸續再POST線上討埨同學問的問題!
Q1:部落格中自我介紹文章內容要修改時,要進去哪裡編輯?
=>登入後,切換至主控台,然後在設定頁面標籤下的基本
Q2:如何在blogger上訂閱, 然後在gmail可以上知道blogger有新的文章, 就像yahoo一樣?
=>訂閱部落格需要RSS,Google閱讀器即可以使用,至於發送信件....(待確認)
Q3:如何切至主控台, 找不到主控台?
=>操作步驟 ,待續...
Q4:是否要有flicker帳號才可以放圖片在blogger上面?
=>都可以,可以連同部落格文章上傳;設定外部圖面連結操作步驟,待續...
Q6:請問文章之間的分隔線,是如何辦到的,是直接在HTML畫面上,插入該圖案嗎?
=>那是我選擇佈景主題的緣故;明確一點,以哪篇文章為例,有些文章有水平分隔線是直接複製原文,自行加入也可以,可以在HTML模式,加入的語法即可,或是在Writer編輯軟題中,複製別人的後貼上,水平線的語法「<hr>」
Q7:Google提供個人信箱、網誌等多項服務,可予以整合一起管理,那麼Yahoo、Yam是否一樣有此功能?
=>目前Yahoo,Yam好像沒有具體的作法,未來...? 市場機制決定
Q8:好幾個網站都無法以右鍵點開RSS抓連結,但按左鍵又會出網頁不存在的畫面?
=>http://www.wretch.cc/blog/mi924/20781905,直接點選RSS圖示,會切換至RSS閱讀網頁(IE7才可以正常顯示),如果無法顯示,忽略它,複製該網址,至閱讀器貼上訂閱即可
Q9:Google提供個人信箱、網誌等多項服務,可予以整合一起管理,那麼Yahoo、Yam是否一樣有此功能?
=>目前Yahoo,Yam好像沒有具體的作法,未來...? 市場機制決定
Q10:Blogger如何改成三欄?
=>經確認,只有右側、中間區域,橫幅等
Q11:部落格末尾都有 訂閱: 文章 (Atom) 然後連到default,是什麼功能呢?
=>atom是另一種類似RSS訂閱的功能,詳細用法,待續...
wiki的資訊,大家有使用的經驗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
http://www.wikipedia.org/
就是網路百科全書;有中文的wiki;是蒐集資料的來源之一;當然試試wiki共筆的經驗,其實也蠻難得的;共筆就是大家共同完成一篇文章;共筆的英文原意說法,我要查一下!
wiki的精神就是如此;大家要不要到wiki 中文,查一下wiki及共筆的意思。
http://zh.wikipedia.org/wiki/Special:Search?search=wiki&fulltext=%E6%90%9C%E7%B4%A2
Wiki是一種可在網路上開放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本系統,是由「Wiki之父」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於1995年所創。
除了主要為查詢資料,還有共筆,還有什麼特別?不然雅虎,GOOGLE也是搜尋網啊;WiKi的中文通用翻譯有維客、圍紀、快紀、共筆等;但如果多人同時上線,寫作方向卻完全相反,那該要如何? 好問題!
不過搜尋的目的地不同;wiki搜尋是針對維基百科本身的資料作搜尋;共筆之後的文章WiKi會收入它的資料庫嗎?Yes!
大家好:
今天是父親節,先祝各位爸爸父親節快樂!
今天線上討論主題包含:
臨時增加「主題一 個人電腦保健」,大家踴躍發言喔。
大家好:
很快一週的時間就過去了,不知課程的調整與進行方式是否習慣呢? 經助教反應,有些同學覺得學習處理電腦的問題是比較實用的,其他很炫的功能大多都用不到!?
所以將「主題一」提前介紹,並平均分配在每次的面授課程中,其餘主題的進行順序、方式不變,至於部落格的應用,有些人不習慣,我會再製作另一份的實作習題(版本二),作為另一個選擇,也就是上次面授課程部落格玩一玩即可,不需花費各位太多的時間,同學覺得部落格也不錯,則按原訂計畫進行。
至於閱讀線上課程各主題的順序,會依照先前的規劃順序,只是將「主題一」往前挪,並加重比重。
以上安排會再第二次面授執行...
各位如有任何意見,請留言(可選擇匿名喔!)。
本文介紹使用Microsoft的Windows Live Writer來編輯網誌
1.首先至http://get.live.com/writer/overview下載
2.點選「WLinstaller.exe」安裝程式,進行安裝。
3.選擇「我已有部落格設定」,再底選「下一步」按鈕。
4.點選「其他部落格服務」,再底選「下一步」按鈕。
5.輸入Google Blogger部落格網址,以及帳號、密碼,再底選「下一步」按鈕。
6.顯示要「允許Writer建立暫存內容嗎?」,點選「是」按鈕,表示在Writer編輯網誌時,外觀與發佈的網誌相同。
7.完成設定後的最後步驟,點選「結束」按鈕。
8.接著編輯網誌內容,可輸入網誌標題、內文、圖片,點選圖片後,可以選擇圖片文字排列方式,另外還可設定圖片大小、效果等;編輯完成可,可點選「儲存草稿」按鈕,將目前的網誌先儲存在本機端,或是點選「發佈」,網誌就會直接發佈至部落格。